11月13日。
推荐阅读
???
???????? ???????? ??????? ???E????11月13日。香港大公报公布了两款水银超标的美颜霜的名单,他们分别是台湾亮丽快美容品有限公司 的亮丽快(日霜)911;第二款香港绿叶化妆品有限公司的绿叶嫩白霜。笔者在网上追溯其招商信息,发现这两个品牌分别于07年3月份和7月,曾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招商,这样看来,这两款产品入内地也有两年之余。
亮丽快(日霜)911
绿叶嫩白霜
“绿叶嫩白霜”水银含量由百万分之两万九千至 百万分之四万不等,另一款“亮丽快(日霜)911”的水银含量为百万分之五千六至百万分之一万六不等。而根据中国的化妆品卫生标准,水银含量不能超过百万分之一。这两款护肤品超标量达数万倍之高,其恐怖程度令人悚然。
水银含量过高可引致中毒影响神经系统及肾脏,征状包括手震、焦躁、失眠、记忆力衰退、注意力难以集中、视力或听力下降及味觉出现变化,严重情况可损害肾脏功能,引起肾衰竭坏死。
到目前为止,香港海关已采取行动,对上述的两个违禁化妆品进行清查,分别在荃湾及屯门两间店铺搜获71盒“绿叶嫩白霜”及6盒“亮丽快(日霜)911”美颜霜,行动仍在进行中。海关呼吁市民,立刻停止使用这两款不安全的护肤品。
而现如今,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在网上购物已由一种潮流逐渐的演变成一种生活的基本行为。网络的高渗透低成本,支撑着网络购物交易额的快速上升。仅在07年,淘宝化妆品一个频道的销售额,超越了雅芳在中国约6000家专卖店的总销售额。可见,购物网站已经成为了化妆品分销的一个重要渠道。那么,对于这两款违禁的化妆品而言,在购物网站上能否找到它们的身影呢
在获悉此新闻后,笔者登陆了国内知名的购物网站,淘宝和拍拍,对这两款化妆品进行了搜索。出来的结果让人乍舌。其中快(日霜)在拍拍上的搜索结果为,107件,在淘宝上的搜索结果为517件,其中甚至包含有淘宝商城在内的19件商品。而同样是水影严重超标的绿叶嫩白霜,在拍拍上的搜索结果是12件,在淘宝上的搜索结果是13件。而更令人感到不安的是,在搜索出来的这些违禁化妆品中,不乏有11月13号之后(大公报将此消息公布之后)上架的。因为根据《消费品安全条例》规定,任何人不得进口、制造或供应消费品,除非该等消费品符合条例的一般安全规定,否则即属违法。如属首次定罪,最高可被罚款10万元及监禁1年,而其后各次定罪则最高可被罚款50万元及监禁两年。拍拍网搜索亮丽快结果
淘宝商城亮丽快搜索结果
亮丽快淘宝商城卖家
绿叶嫩白霜拍拍搜索结果
绿叶嫩白霜淘宝搜索结果
关于亮丽快日霜,笔者所接触的绝大多数拍拍和淘宝的卖家,均以此款日霜效果显著迅速作为向笔者推荐的理由。当问其是否亲身体验过,或是有周边的朋友有使用过所以有如此结论,得到的确是一致否定的回答。绝大多数卖家以“都是网友进行的反馈,货物太多用不过来”作为理由。当笔者问及此款面霜见效如此迅速,是否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引发过敏。卖家的回答大多可分为这几类,一是信誓旦旦型,承诺这个产品绝对不会过敏。第二是答非所问型,以“我们的产品绝对是正品”“我们从来都只出售正品”来回答。似乎就让人以为,正品就是可靠的,就是安全的。甚至有些卖家在自己的网店中打出了大规模的“打假申明”,来告诉买者,你所用的不好的,都是赝品,正品是没有这个现象的。第三类就是偷换概念型,以化妆品的过敏都是看人来的,人人都有可能过敏为由,让你先买了回去试试吧。如果试过之后不合适想换,那就是后话了。还有一类则为实实在在型,相信这句话很多人都会很熟悉“无非就是几十块钱的东西,你还能想他好到和一线品牌一样??能用就不错了。”
信誓旦旦型卖家答复
答非所问型卖家的申明偷换概念型卖家的答复
最后当笔者问及产品是否在香港出了问题,却只有少部分卖家噤声,闭口不言。更多的卖家确是打着包票说绝对没有问题,并强调他们的货源充足,随时能从香港调入货。
同样的对于绿叶嫩肤霜,与亮丽快日霜的回答如出一辙,如同经由同一个自动回复系统回复的信息一般,毫厘不差。
绿叶嫩白霜卖家回答
当笔者经历这些之后,对互联网购物突然就变得没有信心。心中不由得生出这样几个疑问。互联网购物的宣传到底以什么为指向,商家的利益还是网站的利益?在与购物网站的卖家进行恰谈接触的过程中,笔者有这样的体会。作为一种不能和卖方及货物直接接触的交易,这使得购买方更加容易受到宣传信息的误导。而购物网站在这方面却逐渐被身负恶名的电视购物节目所同化。
在信息如此泛滥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去甄别一个商品宣传真伪?国内市场这几年的爆炸性繁华的景象在昭示中国经济步入一个新的上升期的同时也展现出了其强大的山寨力量。百家争鸣的背后是鱼龙混杂甚至是鱼目混珠,这样的市场实则让人忧虑。
我们有没有值得信赖的负责任的媒体?在13号的新闻出来之后,不断的有媒体进行宣传和转载,但是作为购物网站的两个标志性网站却没有任何作,这不禁让不断受到各种负面新闻刺激的消费者在觉得失望的同时更多了一丝的猜忌。而且从过往的经历来看,互联网商务的监管机制尚不完善,很多事件的处理尚不透明。这更使得消费者持抵触和猜忌的心理,于买卖双方而言,都是一个大忌。
而作为卖方,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什么,一个纯粹的推销者?抑或是单一的连通者,还是一个诚信而有责任的服务者?笔者所接触的卖家,都是在其加入的购物网站搜索排名比较靠前的,以“三高”为特色(高访问量,高等级(信用级别),高成交量)。他们应该是一个购物网站卖家素质的代表。但从与其接触交流的情况上看,事实并非这么乐观。这一方面反映出网络信息可靠性的疑问,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网站自身的管理问题。而这些都是在互联网商务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去考虑的问题。
在文章的最后,笔者也提醒各位习惯于网上购买化妆品的朋友。在你在网络上购买化妆品时,请慎重考虑。最好能联系到有用过该款产品的消费者,听听他们的意见。了解产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批文和主要成分,看看有没有过敏源和有害参杂物。还要多关注一些质检网站,了解消费品质检安全的状况。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